一、基本概念 1、闭式叶轮与半开式叶轮 叶轮是核心零件,是鼓风机对气体作功的唯一元件,有半开式与闭式之分。其中闭式叶轮由轮盘、轮盖与叶片等三部分组成,半开式叶轮没有轮盖,只有轮盘和叶片等两部分。
一、基本概念
1、闭式叶轮与半开式叶轮
叶轮是核心零件,是鼓风机对气体作功的唯一元件,有半开式与闭式之分。其中闭式叶轮由轮盘、轮盖与叶片等三部分组成,半开式叶轮没有轮盖,只有轮盘和叶片等两部分。
(1)半开式叶轮
优点:①同样的叶轮线速度之下,半开式的应力比闭式的小,因此其允许的线速度比闭式的更高,单级压力比可以比闭式的更高。
②制造工艺比较简单。
缺点:①半开式叶轮需以前方壳体代替“轮盖”对流道起合围作用,因叶片顶部与机壳之间存在间隙,叶顶两侧压差将导致间隙中发生潜流,从而产生附加的潜流损失, 降低了叶轮效率。
②由于间隙越大、效率越低,因此间隙不能太大,而小间隙设计,使其对转子轴向位移量十分敏感,因此其运行可靠性比闭式叶轮要差。
(2)闭式叶轮
优点:①在同样的叶片型式及负荷条件下,效率高于半开式1~3%;
②转子轴位移的可控性、可靠性比半开式叶轮要好。
缺点:①制造工艺比较复杂;
②与半开式叶轮相比,允许的线速度相对较低(u2<310~330m/s),单级压力比受到一定限制。
※ ① 闭式叶轮效率较高,轴位移安全性好,但制造工艺也复杂;半开式叶轮效率相对较低,叶顶间隙对轴位移的变化比较敏感,但制造起来相对简单。实际上也只有单级高速鼓风机、齿式压缩机采用半开式叶轮,单轴多级结构是很难同时控制好各级半开式叶轮顶端间隙的。
②我公司离心鼓风机、压缩机产品均采用闭式叶轮,效率高、可靠性好。如果出于成本价格竞争的需要,随时可以生产半开式叶轮,比闭式叶轮简单多了。
鼓风机调试时常见问题
7、 振动大
(1)叶轮动平衡不好,以及常温下经过动平衡的转子在高温下发生变形、叶轮积灰导致动平衡失效。
(2)底座刚性不足,以及型钢规格及分布不合理、支架(或筋板)只支撑机座一部分。
(3)安装过程中风机与电机的轴对中性不好。
(4)轴承状况不好。
(5)基础(地脚螺栓)连接状况不佳,管路连接(支点位置)设置不当。
8、 轴承温度高
(1) 轴承质量不好。
(2) 轴承装配不良。
(3) 润滑脂质量及用量不当(过多)。
※ 新风机刚开始运行时通常存在一个磨合期,轴承温度先升高(1小时左右)、再回落、然后稳定下来(2小时左右)属于正常,但如果一直持续升高则属异常。
9、 电机超载
(1) 电源电压过低或单相短路。
(2) 联轴器联接不正,或者皮带过紧。
(3) 与选型设计参数比较,进气密度过大或进气温度过低,原计算功率偏小。
(4) 启动时风门未关(即带负荷启动)。
(5) 调节门风叶安装反向。
※ 引风机进气温度通常有一个范围(如80~120℃),可按其常用值进行选型计算,同时校核与最低温度对应之最大轴功率是否具有必要的余量;实际运行中如果出现超载,可通过进口阀门或风门调节使电流减小(前提是风量减小后能满足系统正常运行的需要)。
10、 出力(风量)不够
(1)管网阻力实际值大于计算值,风机压头选型偏低,风机在超出其额定压力值的阻力下运行时,实际风量将小于额定风量值。
(2)电机功率匹配值偏小,以致风机转速上不去、或者调节风门开度不大,否则超电流,导致风量偏抵。
※ 风机出力不够,通常表现为风量不够,以致整个系统产量上不去,或者炉子燃烧不充分(烟窗冒黄烟)。如果出现这种情况,常用的解决方法包括:加大叶轮直径(需较核强度>1.05、临界转速>1.3、舌部间隙)、机翼叶片改直叶片(需加辅助中盘、并在叶片与后盘结合处加焊角钢)、加大叶片出口角度。
11、 风门开不大
(1) 风机全压选型值太高,必须关小风门(即增大阻力)才能获得所需风量。
(2) 电机功率匹配值偏小,必须关小风门才不超载(可能导致风量不够)。
※ 如果风机全压选的太高,实际阻力严重偏低,风门开大、风量会很大,因此风门只能开得很小,于是风机严重偏离设计工况、效率严重偏低。对此,可将叶轮直径进行切割改造,或者加装液力偶合器调速,或者更换其它合适的机型。